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国清寺印记

作者:流浪的东北虎   创建时间:2025-10-12 18:47   阅读量:28374   推荐数:5   总鲜花数:6赠送列表   字数:1194

    由于工作关系,时常移步国清寺。国清寺作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的天台宗祖庭,坐落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一处幽静的山谷中,要见其真容,需走过一条长长的进寺小路。放眼望去,远处,峰峦叠嶂,山岚氤氲。而秋之山野,更是在翠绿的铺陈中点缀着淡黄、深黄、浅红、橘红等、色彩丰富,目不暇接,赏心悦目。

    缓步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侧一大片金黄色的稻田,为寺僧所种,稻田边还有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溪,远处可见有一高塔矗立林中,半隐半现,那就是国清寺的标志之一,隋塔。这座古老的佛塔虽被大火所焚,没有了飞檐展角,但如今仍高高矗立在远山青翠之中,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局部多处坍塌,空留一座青砖孤塔,成了蝙蝠的居家胜地。

    顺道而上,即来到寺庙门口,可见道路右侧有七尊佛塔,代表佛教过去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此处左拐有一座小桥,是为纪念寒山,拾得的师父丰干大师,特命名为丰干桥。过桥可见一照壁,上书隋代古剎,是由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颇有意思的是,这个隋字,却和如今的写法不同。

    当我看到那棵已经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隋梅,它沧桑而又壮观的树干,依墙而生的样子,我也是感动得难以形容。 “一眼千年,望梅问禅”,说的就是这棵古梅。古干虬枝,盘根错节,如一条努力攀爬出院墙的暗灰色巨龙,在杂树生长的院墙瓦楞上伸展着龙爪。它攀延的枝条,扭生在一起的枝干,展示着一种巨大生生不息的力量。在这天与地之间,沧海桑田,人世间的朝代变迁,苦难与幸福,它都是见证。

    国清寺,古朴幽静,古树参天,寺内一砖一瓦,无不见证了一千多年的世事兴衰更迭。一草一木,皆有佛性,皆有故事。在每个大殿的外面空地上,都晒着稻谷,僧人们或挑或抬,把寺庙外的稻谷不断运往寺内晾晒。大殿谈不上豪华,仿佛时光停在了隋代一样,甚至可以说低调得有点破旧的样子,但无论如何,他们却依然坚持不收门票,并秉持农禅并修,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自己种水稻,收割,晾晒,自给自足。

    在这物欲横流的末法当下,堪称佛门清流,或许这才是守本真心的真谛所在。巨树蓊郁覆盖寺前小溪,丰干桥下流逝的水,变浅裸露的溪石上,飘落干枯枫叶。当阳光穿透、移入、洒落在古老的墙上,芭蕉树的影子像一个入定的老僧。拾级而上,香客如织,梵音袅袅。观音慈眉,立于莲台,轻洒柳枝。如来含笑,垂目凝神,普度众生。年轻的僧人走在回廊上,仿佛走在隋朝的某个秋天。早课之前钟磬尚未响起,未尽的凡心已经像秋风掠过湖水。我在佛前许下心愿,愿岁月温柔以待,心中有爱,脚下有路。

    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商业气息,灰色布衣的师傅们或轻声细语介绍,或亲力亲为打扫,好一片佛门净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离开寺院,早已夕阳西下,带着一份修行和祝福,回到纷扰的尘世,守住心中的那一杳清净,回归自我。

【编者按】国清寺宛如时光凝固的禅意画卷!古塔斑驳、隋梅苍劲,农禅并修的生活质朴纯粹。没有商业喧嚣,只有晨钟暮鼓与稻香梵音交织。在这里,千年光阴化作檐角落叶,修行本真藏于锄头青秧之间。一砖一瓦皆见初心,一步一景尽是菩提。拜读,推荐分享。[编辑:晗蕤]【推荐号:202510132616】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2 条评论

  • 吴瑞宏发表了评论

    拜读【国清寺印记】是一篇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的游记,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国清寺的自然之美与精神内核。对隋塔、隋梅、稻田、溪流等景物的描写细腻生动,如“古干虬枝如攀爬的暗灰色巨龙”,将自然景观与禅意结合,赋予静态景物以生命力,为作者的优秀散文点赞!👍

    2025-10-12 18:1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感谢主编和吴老师精彩点评🤝🤝🤝

    2025-10-12 22:09
    蓝儿发表了评论

    秋祺笔丰,遥祝好!

    2025-10-12 18:50
    亲,没有评论了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