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以车为杖的 “苦行”,满是归心的清欢.

作者:高二高   创建时间:2025-08-28 16:55   阅读量:23109   推荐数:2   总鲜花数:3赠送列表   字数:2284



以车为杖的 “苦行”,满是归心的清欢

高二高


旅游,本是给平淡生活松绑的消遣。生在农村、长在乡野的我,过惯了 “闲云野鹤” 的日子,心底却总揣着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也想去看看” 的念想。只是我的“走出去”,没有沉甸甸的行李箱,没有印着目的地的高铁票,唯有一辆车架磨得发亮的变速自行车;我的“周游”,也没有导航里清晰的终点,不过是以家为圆心,把故乡周边的土地当作半径,一圈圈向外漫延走哪算哪,全凭心意。

每逢周末,我总爱攒着清晨的第一缕晨光,跨上那辆老单车出发。方向从不定死,只顺着风的指引,朝着陌生的岔路往前骑。风裹着麦浪的清甜或是谷穗的醇厚掠过耳际,车铃偶尔叮铃响两声,连空气里都飘着松快的味道。说是“无目的”,其实也藏着自己的小盘算,若想晌午前到家,出发时便掐算好时间,让外出的自在与归途的安稳,刚好凑成一段不慌不忙的“黄金时光”;出发前更是要给自行车做足巡检,链条得细细上点油,刹车要反复捏着试两回,轮胎要弯着腰敲几遍,听那“砰砰”的闷响透着实诚,才敢放心跨上去。若想追着日落回家,便在晨光里大致规划好路程,让去时的探寻与归时的安稳,像禅者打坐般有始有终,缓得恰到好处。

旁人旅游爱追着景点跑,我却偏爱这份“贫僧式”的漫游,没有对目的地的执念,只贪恋车轮碾过土地时那股踏实的震颤,享受“在路上”的每一分每一秒。于我而言,旅游从不是追逐热闹的风景,更像一场带着烟火气的“苦行”。没有车马喧嚣的便捷,没有锦衣玉食的舒适,唯以一辆旧变速自行车为“禅杖”,一只能装凉白开的旅行水壶作“钵盂”,从故乡的村口出发,朝着无定的方向,碾过尘土,追风而行。

骑过铺着碎石的乡间小路,路过挂着红灯笼的陌生村口,那些从未踏足的角落,藏着数不尽的新鲜。田埂上的狗尾草沾着晨露,晃悠悠扫过裤脚,留下细碎的凉意;村口老槐树下,几位老人摇着蒲扇唠家常,声音裹着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飘过来,暖得人心头发软;溪边的野菊开得热闹,便停下车掏出手机,把这份细碎的美好框进镜头,不为发朋友圈,不为向人炫耀,只为留住当下心头那阵轻轻的悸动,像握住了一缕易逝的晨光。

若是遇上晴天,晨光会慢慢浸暖空气。骑到海河大坝时,能看见太阳从远处的田野里慢慢爬上来,把粼粼河水染成一片金红,连岸边的芦苇都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风里裹着河水的湿气和麦秆的清香,吹在脸上,像被软乎乎的棉絮轻轻蹭过,格外舒服。我会找个干净的石墩坐下,从车筐里拿出水壶,取出昨晚备好的全麦面包,倒出提前晾好的凉白开 慢慢喝着、吃着,看晨光里的河水静静流淌,听远处村落传来零星的鸡鸣声,心里满是踏实的欢喜,连时间都仿佛慢了下来。

最难忘那次沿乡间小路骑行,半路忽然下起了小雨。土路顿时变得泥泞,车轮碾过便沾起一团泥,我推着车慢慢走,裤脚沾满了褐黄的泥点,鞋缝里也嵌满了细小的碎石,脚踝被路边的杂草划得发疼。正想找处屋檐避雨时,却在沟壑边撞见一丛野薄荷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雨珠,凑近了便有清冽的香气钻进鼻腔。我蹲下身,小心摘几片叶子放进水壶,晃了晃再喝,竟品出了几分甘醇的清甜。那一刻忽然懂了“苦行” 的意趣。所谓“苦”,不过是抛却了多余的欲望,卸下了不必要的负担;而“行”中藏甜,全在意外撞见的薄荷香里,在雨打树叶的沙沙声响里,在每一个不期而遇的小惊喜里。

就像苦行僧携钵杖云游,不为抵达某座寺庙,只为在行走中悟得禅意;我骑着车穿梭在乡野,也不为打卡某处风景,只为在车轮与土地的每一次触碰里,感受生活最本真的模样。累了便靠在树干上歇一歇,看天上的云卷了又舒,任风拂过发梢;渴了就喝口旅行水壶里的水,能尝出风的清冽与阳光的暖;遇见路边的蒲公英,便轻轻吹一口气,看白色的绒絮乘着风飘向远方,这“苦行”里的自在,倒比许多精心规划的旅程更有滋味,更能触到心底的柔软。

从前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当是句寻常的诗;如今骑着车绕着故乡转,才真正品出了其中的意趣。日日守着这片土地,竟忘了抬头看看身边的风景有多美。就像那次沿海河大坝骑行,杂草丛里忽然冒出一朵野生南瓜花,硬生生撞进了眼里。它没有菜园里的同类那样规整,藤蔓乱蓬蓬地缠着草茎往上爬,却偏偏选了个绝妙的位置, 脚下是海河泛着银光的水波,远处是铺到天际的青绿田野,连风都带着水汽的温柔。风一吹,橙黄的花瓣轻轻颤着,那副在荒野里倔强生长,又恰好坐拥整片风光的模样,竟让我忘了蹬车,站在原地看了好久。原来不追着终点跑,只顺着路往前走,反而能撞见这样不期而遇的惊喜,能读懂寻常里的不寻常。

于我而言,这样的骑行早已不只是“看世界”的方式,更成了生活里的一味甜。累了就席地坐在树荫下歇脚,看云慢慢飘,听虫鸣声声;饿了就找村口的小面馆,嗦一碗热汤面,让暖意从胃里漫到心头;遇见扛着锄头的老乡,就笑着聊两句今年的收成,听他们讲田里的故事;看到沟沟壑壑里开得热闹的野蔷薇,就停下车拍段小视频,留住这份野性的美。走的都是些不起眼的乡路,见的也都是些寻常的田园景致,可这份不用赶行程、不用想攻略的自在,却让“放飞心情”有了最实在、最真切的模样。

原来“苦行”从不是刻意为难自己,而是卸下纷扰后的纯粹,是抛开执念后的轻盈。一“钵”(水壶和自带的食物)装下烟火暖意,一“杖”(自行车)丈量乡野深情,一路走过,看过荒坡上的野草迎着风倔强生长,见过田埂上的野花顶着露默默绽放,这些不期而遇的瞬间,便是我这场“苦行僧式旅游”里,最珍贵的“禅意”。

原来旅游从不是非得去远方,一辆单车,一颗不慌的心,故乡周边的风、路边的花、田间的景,便足以装下满心的清欢,足以让平淡的日子泛起温柔的涟漪。

【编者按】这篇文章最动人的力量在于它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真正的自由不在远方,而在当下;不在追逐,而在接纳。当我们学会像作者那样,以一颗不慌不忙的心去感受车轮碾过土地时的震颤,用双肩承载生活的烟火气,那么平凡的乡间小径也能走出通往内心的朝圣之路。这或许就是现代人最需要的治愈良方——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找回属于自己的“苦行”节奏,让平凡的日子开出清欢的花。精彩文章,推荐分享。[编辑:晗蕤]【推荐号:202508282573】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2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