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漫读《论语》悄悄说

作者:鲁文可   创建时间:2022-10-10 00:47   阅读量:22595   推荐数:2   总鲜花数:9赠送列表   字数:5182

b13066833681566.jpg

漫读《论语》悄悄说

作者:鲁可文


2022年的“世界读书日”期间,我曾随笔写下读《道德经》的过程和感受。打那后,我又拾读了国学经典《论语》,并给自己设定了几个问题:过去读的原文不如听到看到的“名言警句”多,缺乏完整的认知,这次要专心、系统、不落一节一字的读一遍;日常中听到看到的都是《论语》中励志的经典名句,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不知道?我经历过对孔子的崇拜,也经历过批判,到底怎么回事?争取弄清认知上的疑惑,同时比较一下《论语》与《道德经》的异同。我想,把此作为读《论语》的引线,将会增加读古书的兴趣。


  对于孔子及《论语》,应该说并不陌生。在孩提年代,就时而从老人的言谈话语中听到对“孔圣人”的崇拜乃至迷信,每凡提起圣人,人们常会肃然起敬且有畏。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圣人是品德极高而又无事不通的人,仰之弥高,我们这些凡人只有匍匐在他的脚下诚惶诚恐,顶礼膜拜。同时,人们还习惯把“圣人曰”挂在嘴边,很多名言警句成为人们的“俗语”和行为规范。尽管当时并不理解其意,更不知道其来源,但确实从那时候就记住了一些。现在想想,在民间流行的“圣人曰”警句,其中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积极地也有消极地,像是引导人们进入“道德之门”的“仁义礼智信”;教育人们勤于学习的“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讲述为人修身的“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远方来不亦乐乎”;还有一些不是很阳光的名言,如“朽木不可雕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等等。这些句子,多数人并不是读《论语》学到的,都是口口相传又植根大众。


  我真正最早接触《论语》,并非课堂课本,因为我上学期间正处于上世纪的“特殊时期”,教材上没有这些内容。1974年,我正在读“高二”,全国上下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一册《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一些油印版的《论语》批注“活页”发到班里,按照学校的统一组织进行学习与批判。事实上,当时对那些材料很少看得懂,更搞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被崇拜的“孔圣人、孔夫子”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孔丘孔老二”。但为了跟上形势,不得不“鹦鹉学舌”般的找些报刊,摘摘抄抄的写些所谓的“批判稿”。记得那时借读最多的是“梁效”和杨荣国的文章,批得最多的是“克己复礼”“中庸之道”“孔子杀少正卯”。也就是在这个期间,半边呼啦沿地读过《论语》章节,但并没有记住多少东西,更谈不上深刻理解。


  参加工作后,虽然再没有正规的读过《论语》,而由于大半生从事文字材料,经常阅读报刊书籍,不时增加了对孔子的认知,也学到一些《论语》名言,在自己的文字写作中也时而引用。尤其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于丹讲“论语心得”,尽管见仁见智,对于我来说,还是很受益的。为增加尊孔的感性认知,我曾前后三次拜谒了曲阜“三孔”,力图在特定的场境中走近孔子,领悟儒文化的氛围与内涵,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每当看到孔庙那些“万世师表”“斯文在兹”“与天地参”“时中立极”的匾额,就会激起对“文圣”的崇拜,这远比进其他庙寺盲拜“文殊菩萨”更真实;每当走到“杏坛”,就会浮现出“圣人讲学”的情景:孔子坐在杏林边的一个小土丘上娓娓道来,台下聚围着“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个个俯首倾耳,时而侃侃而谈,时而答疑释惑。在美好的意境中浮想联翩,穿越时空,接受儒教的洗礼和熏陶。


  这次通读《论语》即便是闲读乃至作为消遣,我也同样做了一点“功课”,搜集了不同版本的《论语》及相关论述,上网查阅了有关孔子身世生平、历史地位及影响,有了一些理性认识,也拓增了一些知识。比如说,孔子其父叔梁纥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大臣,一妻二妾,妻子生了9个女儿,大妾生了个男丁名孟皮字伯尼,小妾颜氏生下孔子名丘字仲尼。按此说来,孔子算是出身“官宦家庭”,属于叔梁纥年过70“老来又得子”。很遗憾的是,当孔子三岁时其父去世,颜氏就无奈的带着小孔子搬出了孔家,过着孤儿寡母的生活。尽管如此,没有影响到孔子努力学习做人做学问,掌握生活本领的志向,一步步的艰辛,一点点的博学,尤其是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我想,自己作为一个所谓的“文化人”,如不能通读熟读一遍《论语》实为遗憾。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更不是探究任何学问,我只是图其消遣休闲,顺便通过阅读进一步认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当然,读《论语》不同于读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很难说有吸引力或者“爱不释手”,既要有耐心毅力,还要善于在枯燥乏味中寻找自己的乐趣。《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对这样体裁的书,就权作翻阅以孔子为群主的“聊天记录”,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旁听一位狡黠智慧且憨态可掬的老者与一群弟子聊天,从中了解一些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方面的思想论述。尽管如此,我没有急于读完,而是翻来覆去的读,查字典,记感受,且在书上划满了红红蓝蓝,问号标号感叹号,记下了读书过程的“一闪念”。力争做到《论语》子张篇11章之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每天能知道自己原来所不知道的,每月能不忘记自己已经学过的;再套用宪问篇24章之语“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乃“老之学者为己,少之学者为用”。


  断断续续的读完通篇后,浅尝辄止,首先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第一个问题“专心、系统、不落一节一字的读一遍”,对该书有了轮廓性的认知:全书20篇492章,大约15900字,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篇章之间跳跃随意,不拘一格,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但辞约义丰,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通过对话或卮言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通观全书,从表面形式上看起来很散,而其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一曰伦理道德范畴--仁,二曰社会政治范畴--礼,三曰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在确立的这个范畴内,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


  这次通读后,我的第二个收获就是学到了原来所熟悉的名言警句之外的知识点:如,我很喜欢的孔子以数字归纳的人生戒示,简明生动,内涵深刻,像是“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君子三愆”“君子三戒”“君子三畏”“君子九思”……还有,很符合我生活习惯的一句:篇十第8章“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说的是,席上肉品虽多,但吃肉的量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但不能喝醉。


  书中还记录了不少孔子谦虚好学的章节,他本人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教师爷”。“篇九第8章”记,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孔子不是对所有问题都懂,只是对不懂的东西喜欢从问题的本末终始两端询问,直至把问题全部搞清楚。“篇十五第3章”记,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并不认为自己是学得很多又都能记住的,只是有一个基本道理贯串在所学之中。这体现了孔子的治学好学精神。


  边读边思,还会发现书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论语》并非孔子原著,书中只有“子曰或孔子曰”才是孔子说过的话,其他的“曰”多是其弟子的言行,但在之前往往把书中的所有语句都算在孔子的头上。例如,在上世纪的特殊时期,曾经把《论语》中“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这句话,作为批孔的论据,事实上此句不属于“孔子曰”。凡是“子曰或孔子曰”的原句,现在多数都演化成为流行语或俗语,如“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当仁,不让于师”“人无远虑,必有近优”“德不孤,必有邻”……在“孔子曰”中也确实有些具有争议或者不合时代的东西。举例说,泰伯8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具有“愚民”之嫌;子路篇13章:叶公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父亲。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也就是说,孔子主张“直率坦白的人应该是: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我虽俗人,亦不苟同。再者,孔子虽然倡仁讲德,但他本人并没有充足的信心。其书证是“卫灵公篇15”中的几章:“知德者鲜矣。”孔子认为“懂得德的人太少了”“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孔子没有看见过喜欢美德就像喜欢美色一样的人。孔子教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但对“修己以安百姓”很渺茫,“宪问篇14章”中的“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说:“能自我修身而使百姓安乐,尧、舜大概也觉得不容易做到吧!”


  如果能全面理解《论语》的思想核心,就不难发现历史上为何会有“反孔”与“尊孔”的对立,这与统治者的政治主张紧密相连。在政治上,往往把尊孔与复古复辟联系起来,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孔思想大都出现在动乱的年代,把批孔与新文化新变革联系起来,如20世纪的“五四运动”“十年文革”。这些政治上的东西,作为一介布衣,说不清道不白,以我读后的感觉上说,尽管书中的某些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作为影响了两千多年中国文化的经书,几经演变、兴衰,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骨髓里,成为特有的文化形态和优秀文化传统,他的“人和”“仁爱”、伦理、道德、修身、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思想论述,有利于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够按照特定的规范安定社会秩序。当然,人们在传承、发扬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时,也没必要走向文化保守主义的另外一个极端,即打着文化民族主义的旗号,把孔子作为神来膜拜而盲目尊孔,把儒学作为《圣经》来推崇,刻意拔高孔子儒学的地位,以儒学作为救世济国的良方。窃以为,对待“孔子”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客观理性的对待孔子,不可盲目地尊孔或反孔。紧紧把握儒学的时代性和实践精神,革故鼎新,在日益加速的新时代进程中理性客观的面对、研究、传承“孔子”,实事求是地对儒学思想做出科学的评判与选择,令其发挥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的素质的积极作用,而限制其消极面的副作用。此乃我的浅显看法,也是第三个收获。


  最后说一说,我对《论语》与《道德经》异同的理解。这两部著作虽然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都是“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但由于成书的背景、目的、立场不同,所以其内容、效果必然不同。从我个人的感觉上,《道德经》“站得高看得广”,从自然现象说起,按照自然规律探究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道”与“德”,气势磅礴恢弘,道理玄奥深刻,像是一本“领导学”或者“理政教科书”,具有“高大上”特点,很值得、很适应从政阶层人士读一读。《论语》“居基层往上看”,从社会现象说起,依据过往事例论述人生修养、礼仪道德、学习方法等,突出的是“仁爱”“中庸”,出浅入深,通俗易懂,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具有“接地气”的特点,可以说是一本是百姓大众的“教科书”,“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还是有道理的。对于这样的经典著作,能够多读几遍,尤其在迷茫疑惑或苦难的时候,翻一翻书中的篇章,常常会有一两句对应的警句闪现出来,能够从中得到答案和解脱。


  《论语》最后一章为: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类似概括全书的几句,读后联想,颇有受益,兹录下来作为本文结尾。至此,精心读完了,总算对《论语》有了进一步了解且感悟良多,还有了些兴趣。但是,我并没有仔细想过阅读的意义,也不为有利可图,仅是又多读了一本国学著作而已。人们常说,“读多少书不重要,有多少装到脑子里了才重要”,我很难做到,也不奢望记得住、用得上,能够享受读书的乐趣就知足了。正如一位兄长的鼓励:水平高低在历练,脚步不停在毅力。在消遣中修身,在快乐中完善。


仅此而已。

91.jpg

【编者按】“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孔子多次游说各国大王都是无疾而终,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于是孔子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才有了《论语》。作者断断续续,由浅入深,把论语反复阅读,受益匪浅。 感谢作者赐稿! 【编辑:子过】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2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