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大学》《中庸》读后记

作者:鲁文可   创建时间:2022-10-09 15:19   阅读量:22575   推荐数:5   总鲜花数:5赠送列表   字数:4608

                           

mmexportb8760dfbd58e337e351cc3e46ef953c4_1620642963587.jpeg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明善诚身”“素位而行”,这些警句虽然耳熟能详,且常常挂在口头,但我却浅薄地不知道词语的出处,更不理解其深刻内涵及相关联的论述。近日读过《大学》《中庸》,方才有了一些了解。由此真正体会到,闲下来静心读点书,的确长见识,如果怀着对一本书的好奇和探求欲,抓住感兴趣的地方深进去研读,更会有“另番滋味涌心头”。


  早些年,我对《四书》《五经》也曾崇拜过,记得是1987年初,曾一时冲动,萌发了读点古书的想法,花2.6元买了一本宋代朱熹著的《四书集注》,竖排版,从右到左,打开书翻了几页,就感觉“头晕眼花”,只能束之高阁,压在书橱几十年。退休后,有了“空闲时间”,也有“适闲生活”,再次兴心读点国学古书,锁性新买了一套中华书局出版的《四书》《五经》,原文附着题解、注释、译文,读起来相对轻松。一天三页两页或十几页不等地看,前后对应,翻来覆去,不为任何应试或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读,也没有什么名利或图谋而学,无考试的压力,无牵扯工作的烦劳,也不掺杂任何人际关系,随时间、随兴致而读,有清茶、有香烟相伴,自由又自在。


  我看书有个习惯,喜欢在读前先弄清该书的前前后后、来龙去脉,就像给女儿找婆家,不仅选女婿,还要打听一下他的家庭情况,免得糊里糊涂。这次通过上网扒拉学习,还真涨了很多知识,并刻意的记了下来:《大学》《中庸》原来是《礼记》中的文章,北宋时期,这两篇文章倍受重视,程颢、程颐兄弟将其从《礼记》中剥离出来,编次章句,极力推崇;至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更是推波助澜,称之为“前圣之书”,把《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作章句,广为鼓吹普及,成为历代科考的书目。关于两书的集成者,按照一般的说法,《大学》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记,《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记,都属于“孔子之遗言也”,传承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知道了这些脉络,再加上之前读过《论语》的印象,把“相互比较”作为这次读的由头,从而减少了枯燥,增加了兴趣和探求欲。


  我看书还有个习惯,喜欢在通读细读前,先由前往后浏览一遍章节、题目,掌握一下书的体裁形式,布局结构,然后再细嚼慢咽。之前,一提起《大学》《中庸》的书名,就认为十分玄奥,艰深晦涩,只能望而止步。这次下决心读过后,我个人认为,此两书在全部《四书》中属于“篇幅小、内容单一”的,相对来说,算是比较易读易懂的。《大学》11章仅2200多字,《中庸》33章也只有3500多字。《大学》其书名是根据读者对象而命名,即“大人成人之学”,是相对《弟子规》《女儿经》之类的儿童启蒙书而言的,与书的核心思想无关,与现在学校规格之类的“大学”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从内容上来讲,就是围绕“三纲八条目”展开严密的论述征引,循序渐进,既不复杂也不深奥。而《中庸》在思想性上则相对宽泛,与《论语》有很多联系或相近,全书有半数章节是完全引用的“孔子曰”,其次引用的是《诗经》。在内容上强调的是以“中庸”“至诚”为核心的为官从政之道。二书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但细细品味,两者立论的层次却是不同的。如果用个不贴切的比喻,那么《大学》是“二本”,《中庸》则是“一本”。


  先说我读《大学》的收获和浅识。这本书或者说这篇文章,属于一篇散文风格的论文。全书“经”一章,“传”十章,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第一章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将大学之目的与过程进行了精辟概括,继而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作为实现“三纲领””的实践步骤,以循环说理的方式论述了“八条目”。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字面理解起来并不难,如果细细体会起来,其本身的深邃思想还是极为深刻的,至于是否人人都能做得到那就是另回事了。就思想而言,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窃以为,抛开现实因素不谈,一个人之所以需要去读书、去践行,其修身意义之在,便是追求大善之智慧。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止而定,定而静,静而安,安而虑,虑而得。”每个人在沉淀的时候总是最为静美的,做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必须具先要去掉燥火,才能滋生实力;每个人在遇到困境时最能让心灵去思考,因为只有在这些时候,才会遇见最真实的自己,才会卸去尘世的铅华,通往至善之道。而作为像我一样的布衣草民,很难有资格评说“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还是应值得学习和努力争取的。何谓格物?就是探索事物之理。一个人若要有对万事万物有自己的理解,便不得不静下心来研究眼前的东西,探索出个所以然。很遗憾,我乃一个肤浅的人,大半生只停留在自我的意识状态中,极少静下心来研究事物本端,往往对事物的认识总停留在一种浅薄的状态,对于生活更是一种粗浅的态度,自惭形秽。应该说,“诚意正心”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诚其意者,不自欺也;正其心者,思无邪也。但凡“修身者”是理应追求做到的,“择其善而固之”,“诚于中,形于外,必慎其独也。”即便没有那么高的境界,更难以做到,知道这些“絜矩之道”,对自己的人生也不无益处。
  我很欣赏《大学》的书写特色,它不仅有着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更具有着独特精湛的文学修辞特色。按照我的理解,在整体上,逻辑推理循序渐进,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在形式上,气势恢弘,朗朗上口,在内容上,一层比一层深刻。论述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比喻、顶真,反复运用,使得文章既有节奏性,还达到了突出主题思想的效果。论述中的大量“征引”笔法尤为突出,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全文两千多字,其中引用《诗经》12处,引用《书》7处,引其他人等言论6处,其征引率非常高,既符合论述文的要求,也极大的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这样的书写特色读后很受益,也值得学习借鉴。
  总之,我的体会是《大学》短小精悍,易读易懂,读《四书》之类的古籍,先读此书是由浅入深的第一个台阶。
  再说我读《中庸》的收获和拙见。这本书深奥于《大学》,近同《论语》风格,形式上很散,内容上很集中。全书围绕“中庸”主题,从多个角度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重要性,讲述了何为中庸、怎样实现中庸,传授的是儒家道统心法,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初读《中庸》不好理解,如有基础或者深进去并不太困难。真正难的在哪?难在对“中庸”的认识再认识。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对于中庸思想的认识仅限于“中庸”二字的表面意义,甚至浅薄地认为“中庸”具有消极思想,属于“骑墙派”“和稀泥”状态,并没有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那么,中庸思想到底是什么呢?翻遍《论语》与《中庸》,找不到直接的答案。事实上,孔子并没有给中庸下过完整定义,所以一般的理解,只是注重对于“中”“庸”的字面理解:“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纵观全书,以我理解,这样的看法有失偏颇,真正的中庸思想是“中无定体,随时而在”,“允执其中”,中是随时处于变动之中的,因此守时才是根本。这就是《中庸》里所说的“君子而时中”的“时中”与“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不仅是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处理问题最正确的思想方法:用中和之道处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举,而是时时、事事、处处都能自然符合中和之道,这才叫做中庸;用不偏不斜的平常的中和之道对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以中和之道修养自己就是中庸。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等的道德标准。同时,孔子也认识到追求中庸是不容易做到的,需要有强烈的执着精神,“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道其不行矣夫。”“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书中孔子的这些话,都是在说实现“中庸”的难度,并且以自我为例,承认在孝、忠、悌、信四个方面没能够做到,只能是“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意思是说,在生活中实践平常德行,谨慎平常的言论,改正欠缺不足的地方,言谈不说过头话;言论与行为相符,行为实践说过的话。做到这样,就算得上忠厚、诚笃的君子了。


  看到这里,我心生疑惑,既然难以达到“中庸”,为何又成为儒家的核心思想?翻来覆去多看几篇,前后联系起来领悟,就会有新的认识。所谓的中庸之道,其实就是要按照事物自身所固有的内在规律去行事,依据事物本来的自然秉性而为,做到无过又无不及,既不能够做得过分,又不能够做得不到位。事物本身的自然规律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任何行为举动都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以达到一种高度和谐的调和与均衡的事物状态。然而,现实中的人们都有一种欲望的本能冲动,包括贪婪、自私,这种人性的欲望和追求阻碍了自然规律。《中庸》开篇要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意思是说,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性、道、教”三个层次,落脚点是“道”,实现的途径是“教”。教什么?《中庸》一书自20章之后进行了重点论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大体意思是,天下普遍共行的大道有五种,而实行这些大道的美德有三种“智慧,仁爱,勇敢”,这三种就是天下共行的美德;凡是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原则,其中包括修养自身、尊重贤能、亲近双亲、爱民如子,招纳工匠等。而实行这些大道和美德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至诚”,这也是《中庸》后半部分的论述重点,把“诚”作为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择善而固执者也。”意思是说,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诚之者”应当选择好善的目标执著追求。这样的论述很多,如“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就是自己形成自己,道就是自己引导自己。诚者也是事物从发展之始到其最后的终结。“自明诚,谓之教。”从明确的去做事而到达到“诚”,就叫做教化。“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都是教化的内容。“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天下至诚,才能完全发挥万物的本性,发挥事物的本性就能参与天地化育万物的活动。


  《中庸》一书的学问很多很深,如果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也可以套用一句,“半部《中庸》可济世”,未尝不可。然而,我很愚钝,看过一遍两遍的根本悟不透,更难说对那些深奥理论说得明白,只能知道点皮毛的东西,记住几句名言警句,这也就达到目的了。


  读一本书,诌一篇文章,既回味读书看书的乐趣,也增加一点记忆,还留下这个过程的影子,不枉一读,不失一得。读罢,写罢,另有一番滋味!
                                                           

【编者按】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一些“之”“乎”“者”“也”之类的句子,或者一些听上去有点内涵的词语。其实,有些话是说者有意拽文,而有些话确实有其出处。就像文章开头所言,作者曾经知道的一些词语就是看了《大学》《中庸》之后才了解的,从而写了这篇读后感。文中,作者对这两本书做了细致剖析,并结合自己认知写出了见解。说实话,我没读过这两本书,也不敢就书中内容提出我自己的见解。不过,从作者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看,作者是对这两本书下了功夫的,读着挺舒服。其实,读一本好书,之后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是一件好事,可以推广。更何况作者读的是民族瑰宝级别的书呢!感谢赐稿新长城文学网,期待精彩不断。【编辑:想飞的企鹅】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3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