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黄海涵先生

作者:汪师人   创建时间:2020-12-17 08:05   阅读量:37950   推荐数:2   总鲜花数:22赠送列表   字数:3553

黄海涵先生

作者:汪师人


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不尽相同。有的人越活越皱巴、越活越偏枯、越活越凶悍;有的人越老越舒展、越老越敞亮、越老越慈祥。

黄海涵先生属于后一类老年人!

现年七十四岁的黄海涵先生看上去精神饱满、热情洋溢。略显稀疏的花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理,露出宽敞明亮的脑门,清癯的脸上透着红润、漾着笑容,衣着简朴得体,说话和风细语,举手投足温文尔雅……

还是小小放牛郎的时候,我就认识了黄海涵先生。他家在山下,我家住山顶,蜿蜒盘旋十几里路程。他有个房姐嫁到我们村子里,彼此经常走动。有几年,每逢周末和寒暑假,黄海涵先生就上来扛树,一来二去他和我父亲成了好朋友。他恭敬地把我父亲叫“哥”,我父亲则客客气气地喊他“黄老师”,我也跟在父亲身后叫他“黄老师”。

我从父亲与黄老师平时的谈话中,得知他家建房所需木材都要到我村购买,因为亲戚和熟人关系,价格上得到不少优惠。他为了省下请人扛树的脚力钱,就利用周末和假期亲自上来扛树。之后,他村里要修建学校,又借重他的关系到我村买木材。还是民办教师身份的他又利用周末和假期给村里扛树挣工分。

其时,黄老师还不足三十岁,又矮又瘦又黑,看上去弱不禁风、无缚鸡之力的样子。每次看到他弓腰驼背、颤颤巍巍、咬紧牙关扛树下山的身影,我这个野草般的山里放牛娃都有些可怜他!

1982年,我师专毕业分配到家乡界河初中当了一名语文教师,与黄老师的家和任教学校仅有一河之隔。我和几个年轻同事周末经常去他家玩,他倾其所有热情招待我们几个。我们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来去自由,吃喝随便。

1981年,当了十几年民办教师的黄海涵先生转为了国家正式教师,身份的改变带来了精神面貌上的变化。此时,我眼中黄老师的衣着、容颜、谈吐、气度比当民师、特别是比上山扛树那会儿强多了。

与黄老师年龄差不多的同事或熟人,都不怎么喊他的姓名或“黄老师”,而是带着特殊情分亲切地呼他“憨佬”。我开始有些不解,后来通过打听、观察、揣摩,终于慢慢悟出“憨佬”这个浑名大致有以下两层意思: 一是“憨厚”。指黄老师为人处事宽容大度,从不斤斤计较;二是“迟缓”。指黄老师性子缓,火烧眉毛都不着急。

1984年,汪从周会计退休了,黄老师接替他当了中学会计。在界河初中共事那段日子里,黄会计用一系列举动诠释了“憨佬”这个词。

“在家门口小学教书既轻松,又能照顾到家庭,为何要去中学当会计呢?”当有人问及这个问题时,黄会计会不急不缓、轻描淡写地解释说: “教书我不愁,但为了大孬、小孬读书,还是到中学当会计好些。”

黄会计所说的“大孬”和“小孬”,是指他的两个儿子“黄志焰”和“黄志德”兄弟俩。黄会计是在为孩子读书考虑,他的选择没有错,“大孬”和“小孬”在初中阶段都顺顺利利考取了中专。

我至今仍记得黄会计当年的模样。他留着小分头,几乎一年四季穿着并不合身的旧军装和旧军鞋,冬天披一件军大衣。他这身打扮是拜一位在安庆市人武部工作的姓欧阳的朋友所赐。黄会计虽然穿了一身旧军装,却丝毫没有军人的派头,倒有点像电影电视里“人在曹营心在汉”的伪军兄弟。

黄会计走路与众不同,他身子前倾,头向后仰,双臂如两片船桨向侧后划啦,双脚迈起来一蹴一顿的,有点轻飘飘下盘不稳的感觉。

在众人面前,黄会计言语不多,大部分时间里是在含笑倾听别人讲。实在非讲不可,他才慢条斯理、简明扼要地说上两句。他偶尔也有情绪激动的时候,未曾开口,就已经面红耳赤,喉结上下蠕动,额上筋脉暴绽,说话就不太连贯了。

黄会计有几样特殊技能在这里不得不提及。

他会看一般的小病,给病人把脉、打针和开中药方子。据他自己和别人讲,他年轻时体弱多病,还得过肺结核,那可是厌缠病。当时缺医少药,也看不起医生。为了活下去,他自己钻研医药方面的书籍,并用蝇头小楷一本本抄录下来。他给自己开药方,自己给自己注射。几年下来,他不仅医好了自己的病,而且学到了医治一般疾病的本领,成了地方上小有名气的无牌无证的民间医生。

我与黄会计共事那些年,他的办公室几乎成了诊所,附近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来找他,有人干脆将医院开的针剂拿来让他注射。黄会计摸了多少大人小孩的屁股,谁也说不清楚。

黄会计能掐会算,属于自学成才。学校周边农户丢失了东西,或大人小孩陡然得了什么怪毛病,那些小脚婆婆拄着拐杖气喘吁吁找上门来,那些中年妇女心急火燎地前来问这问那。她们随口报个时辰或数字,黄会计正襟危坐,双目微合,嘴里念念有词,右手拇指在其他几指的关节间掐来掐去一通,然后气定神闲地给诉求人指点迷津。至于灵不灵验,我没有去求证。反正上门起数的人层出不穷,事后还有人拿几个鸡蛋或端一碗咸菜来感谢他!

黄会计的毛笔字也是无师自通。他本人形单影瘦,却喜欢临摹颜真卿的字体。想当年,我在芜湖师专读书时,跟室友谈学杰练习书法。我体型微胖,却偏爱柳书,谈兄精瘦,却钟情颜体。结果我越练越胖,谈兄越练越瘦。

黄会计一手颜体字写得丰满遒劲,这除了正规临帖之外,他长期没停过笔: 出墙刊,写标语,写楹联,抄药书,抄宗谱……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久久为功!

黄会计画的“关公像”悬挂在许多家庭的厅堂正墙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出现了丰衣足食、经济繁荣的气象,手头有了存粮和余钱的农户头件事就是建新房。我们这里建房必须有堂厅,进大门正面墙上悬挂一幅关公画像,下面置一条形案桌,上面摆放祖宗牌位和香炉、烛台等,就成了当时农家的一种标配和时髦。据说关公像能招财镇邪,去市面上买一幅要一百多元。黄会计舍不得花钱买,就对着关公像先给自家临摹了一张。挂在墙上后,大家都说画得好。于是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远近都知道他会画关公像了。这下他等于给自己惹下了大麻烦,凡是要建新房子的亲朋好友都来请他画。他没法推迟,就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地画,然后分文不取地送给人家。

于公于私,黄会计都极富责任心,办事妥妥贴贴。但他会的东西太多,人又特别随和,替人看病、起数、写字、画像耗去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难免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在本职工作上经常有慢了半拍的时候。当领导和同事批评他办事拖拉,效率不高时,他从不辩解,而是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领导和同事交给他的任务。他的好性格好修养羸得了好人缘,凡是和他一起共过事的人,无不认为“憨佬”是天底下最值得信任的大好人。

清人林嗣环在《口技》一文中用“虽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来称赞口技人的高超技艺。黄会计并非神人,每天要应对诸多公事私活,怎能没有遗漏呢?

那些年界河初中的教学质量不错,外地许多家长慕名将孩子转入我校就读。黄会计结交广,朋友熟人多,为人又厚道,把孩子托付给他的家长不在少数,甚至外省外县的都有。黄会计待这些孩子比自家孩子还亲,嘘寒问暖,为他们洗衣晒被,周末带他们回家中吃住。当时学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对学生只供饭不供菜,老师也限定每人一份菜。黄会计将自己的那份菜分给孩子们吃,而自己就着咸菜下饭。直到今天,那些家长和孩子回忆起那段往事,仍对黄会计充满感激之情!

2006年,黄会计退休了。他原以为能过上安静清闲的退休生活,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多才多艺和乐于助人的本领和性格,使他成了乡间不可或缺的大忙人,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要请他去写写算算,迎宾送客。常常通宵达旦,几天几夜不着家。

1997年,黄会计的老伴去世了。早在县城工作并安家的“大孬”和“小孬”考虑到父亲退休后生活孤独,就把他接到城里住。兄弟俩以为这样能让父亲远离乡间繁杂俗事,安享晚年。兄弟俩没有想到的是父亲的古道热肠和亲和力到哪里都大放异彩,旧的关系割舍不断,新的关系又很快建立起来了。新朋旧友有什么事情仍就找他商量,请他出面帮忙。当兄弟俩埋怨父亲好管闲事、不爱惜自己时,黄会计反倒乐呵呵地跟儿子说:“邻里乡亲、亲朋好友有事相求,能帮不帮,合适吗?” 兄弟俩就无话可说了。

我最近看电视剧《装台》,里面有一句歌词: “生活虐我千遍万遍,我待它如同初恋。”

黄海涵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海纳百川,对生活充满赤诚和热情的人!


2020.12.15



【编者按】黄海涵是一位让人尊敬的老师,越老越舒展、越老越敞亮、越老越慈祥。通过替人看病、起数、写字、画像……等等娓娓叙述着这位黄老师的慈祥,仁慈,宽厚……以及精神世界通达的文人雅士形象。小文构思精妙,铺叙有致,结构合理,尤其富于外貌描写,语言有特色。很好的一篇散文,点赞,冬祺笔丰,遥祝好!【编辑:蓝儿】【推荐号:202105271328】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4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