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室雅兰香】我的母亲和我们的家(散文)

作者:黑人阿明   创建时间:2021-05-08 18:46   阅读量:21703   推荐数:0   总鲜花数:1赠送列表   字数:2708

 

 

我的母亲1928年三月初十出生在上海锦江饭店附近的广慈医院。母亲的外公是温州第一家华人西医院的创始人。我的外公是黄埔四期的政治班学员,此后参加北伐从广州打到上海。在杭州战役中与救护队女学生的外婆相识相知相爱。1927年夏在上海大华宾馆结婚,当时我的外公是上海市政厅的秘书。十年后他没有接受日伪聘任,谎称探亲逃离上海,带着我的外婆和母亲回到湖南老家。先是在沅江国军兵工厂任总会计师,而后工厂被日军炸毁,外公一家成为难民。1942年我的外婆病逝在双峰灵谷寺。1945年我的母亲只身来到长沙读书,先是在明宪女子中学读书,后来因为经济原因改读教会护士学校。


1949年母亲参加革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她是湖南军区163医院五官科最年轻的护士长,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认识了因为副鼻窦炎在此住院的湖南军区政治部一位来自东北的年轻军官。1953年秋天,我的母亲和父亲在湖南军区大礼堂的耳房结婚。1957年,母亲随父亲北上(志愿军总后勤部)。此后六十三年,母亲再也没有回过湖南老家。1958年母亲随父亲转业,从朝鲜到营口,先后在站前医院、新华医院、西市医院、市卫生局和市护理协会工作,年年是单位里的先进工作者,一直是本行业的技术权威(文革中被打成“反动技术权威”)。母亲退休前是市政协委员、市护理协会的秘书长,被称为营口市的南丁格尔和护士奶奶。退休后的母亲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三十年如一日,精心细致且耐心周到的护理文革后身心遭到重创的父亲。虽说母亲是南方人,但也擅长北方菜、营口菜,特别是酱焖海鲶鱼和醋溜土豆丝,堪称一绝。父亲去世后,母亲又废寝忘食的收集整理父亲遗作,最后编辑成为五十万字回忆录《大树歌》。此外,母亲还教子有方,教孙有方,特别是以言传身教赢得全家人的尊重和爱戴。不仅如此,母亲与人为善,为人舍己,到晚年仍有许多特别要好的医生患者闺蜜和街坊邻居朋友。迄今九十二岁的母亲仍然爱读书、识简谱、懂养生、会跳舞、能看英文资料,乐于四世同堂。尽管小脑萎缩的母亲也时常糊涂,但是,她的微笑,她的谦和,她的先人后己,她的文明礼貌,她的坚强自立,她的文化修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气质,深入骨髓和血液,从来不会忘记,更不会违背。

今天早起,当我到母亲房中请安的时候,母亲正拉开窗帘,看着园中一片嫩绿高兴的拍着手说:你看你看,那韭菜是不是可以吃了啊!看着晨光中母亲清秀的剪影和两颊的红晕,我突然觉得九十二岁的母亲依然有着一颗二十九岁的女人心。


我们家是在1958年随着从部队转业的父亲来到营口的,那时候的营口就是“一天马路一座楼,一个公园一只猴”。那条马路东起道岔子,西到西大庙。我们家也由东往西再往南的不断搬家,开始在重型机械厂(锻压厂),后来搬到一宫北边,后来搬到邰屯,后来搬到宾馆西边,后来搬到中医院附近,后来搬到月光园,后来搬到小雨嘉园。小雨嘉园是营纺旧址,中学毕业的我曾在营纺学徒,后来调到团市委(小红楼)工作,纺织厂和小红楼都离“大白楼”不远,无论是先前在市委组织部工作的父亲,还够后来在市委政研室工作的我,都经常要进进出出“大白楼”,还要去大白楼附近的市委大会议室开会,所以对大白楼以及大白楼前市政府广场印象很深,尤其是文革期间,这座楼和这个广场都曾是造反派的革命据点和集会场所。在大白楼的对面,还有我的机关幼儿园,我的红旗小学,我的十二中学,童年和少年的许多记忆也和大白楼前的广场有关,在这里唱歌跳舞,在这里敲锣打鼓。小时候,我家住的地方离人民公园不远,几乎每个节假日都要到那里玩,特别是清明节和儿童节,都要在公园里祭奠和演出。后来长大了,公园也成了唯一的恋爱角和摄影棚,好多合影照片都是在那拍的。再后来结婚生子便领着孩子去公园看猴、划船、吃野餐,再再后来用车拉着年迈的父母到公园的亭子里小憩。再再再后来……最后一次去人民公园是两年前和中学文艺队的老同学在纪念碑下拍合影,而后在里面转转看不到什么动物,不过猴子还是有的,而且不是一只,好像老猴子多,小猴子少,比当年的猴子变化很大,会向游人要糖吃,要酒喝,要烟抽,显然,它们的生活水平为大大提高了,与此同时,思想观念也大大开放了,听人说,现在的猴子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做爱。不知道这公园今后是否“少儿不宜”。回头再说说这一条马路,还有儿时去过的营口图书馆,还有未婚妻的营口歌舞连(东方红影剧院),还有我的文学启蒙地——《营口日报》社,还有母亲的工作单位新华医院,还有小时候常去演节目或看电影的少年之家,还有留下许多故事的“四远香”“二本丁”“新华百货”“美大照相馆”,还有“正大光明”的老爷阁,还有跟着母亲没少看样板戏的小红楼,还有做青工部长时没少去过的针织一厂、东北乐器厂、无线电三厂、造船厂、渔轮厂……


 傍晚走出现在的小雨嘉园——当年大名鼎鼎的营口纺织厂;过马路就是现在的亚马逊商务宾馆——当年的纺织厂招待所;沿着一条小路一直向北,走到现在的辽河大剧院——当年的营纺俱乐部;再过马路途经现在辽滨公园的跳舞池、篮球场、小树林——当年的游泳池和影剧院,还有工青妇机关办公楼……就来到了四十五年前我们经常约会的后河沿,辽水西流,夕阳西下,照得我们满面红光。小树林里有几簇盛开的桃花,如云如烟,煞是养眼,只可惜树下的长椅上竟然扔着被人折下的花枝。往回走,过马路便是现在即将拆迁的办公楼——当年营口人都知道的“八大局”;再往南走,左手方向是现在的一长趟商品楼及其一楼门市房——当年住过好多同学的机关宿舍和机关独身宿舍的“冒烟楼”;站在十字路口上,马路对面是现在的花园小区和**小区——当年的红旗小学和“灰楼”、“红楼”……五十五年前,我们都是红旗小学的学生,我们有好多同学都住在有暖气的“红楼”(那时的暖气楼凤毛麟角)和没暖气的“灰楼”,后来,我们谈恋爱的主要据点也是“灰楼”。就这样转了一圈,时间不到半个小时,脚下的路确走了大半辈子!于是想起纺织厂的军工连、学习班、运动会、话剧团……想起游泳池小房顶的燕式跳水,影剧院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团市委青工部的技术大赛,后河沿小树林的月色朦胧……想起劳动局的爸爸,卫生局的妈妈,电子局的发小哥们儿,一楼餐厅的漂亮女孩……想起机关宿舍楼的共用厨房和厕所,想起独身宿舍楼的寒冷与温暖,想起红旗小学的大队文体委员和中队文体委员,想起“灰楼”里挺吓人的“猴子”和挺逗人的“傻子”,想起“红楼”里好多爸爸五七干校的同学和我们宣传队的战友……想着想着,走着走着,又回到了小雨嘉园。园子里许多老树枯枝复萌嫩芽,看上去心里痒痒的。可是,地面裸露的老树根分明是在提示我,绿色已经不再属于黑人。

(原创)备注: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以便删除


【编者按】作者母亲1949年参加革命,在50年代是湖南军区163医院五官科最年轻的护士长,在这里认识了作者的父亲结为夫妻。此后三十年照顾作者父亲,并整理丈夫遗作《大树歌》这是个伟大的母亲,92岁的母亲有着29岁女人的心。作者一家是1958年随着转业的父亲来到营口,营口渡过了作者的幼年到老年,营口的一草一木深深印在了作者的血液里。全文立意鲜明,细节描写生动感人,是一篇昭示生命意味的宏篇佳作。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推荐号:202105081194】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2 条评论

  • 闲妹发表了评论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作者为母亲送上祝福,表达自己的孝心。在作者文字里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坚强的母亲,让人敬佩的母亲。祝愿作者母亲健康长寿,平安幸福。

    2021-05-08 19:15
    黑人阿明发表了评论

    感谢闲妹及其社团。

    2021-05-09 09:20
    亲,没有评论了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