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长城系统】 洋芋包儿,难以割舍的情怀

作者:雪湖映月   创建时间:2017-10-22 00:00   阅读量:13193   推荐数:0   总鲜花数:0赠送列表   字数:2224

【编者按】文中提到的“地软”,属方言,学名“地耳”,同木耳一样,黑色,是一种贴地生长的菌类,可食用。当地人捡拾回家,去除杂质,淘洗干净,可以做菜,大多做馅,那种口感和味道,是独特的,没有其它食材能完全替代,因为量少,稀缺,采拾不易,因此,现在常常作为一种特色菜,也只有在农村,才能见到,于是,既使在老家,能否以饱口福,很大程度上,还在运气。陇东属于甘肃东部,地处黄土高原,由于土质与气候特点,那里的土豆,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除食用外,还被加工成淀粉、粉条、和儿童食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而且远销海外。在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洋芋(土豆)包子,朴素无华,但在精工细作的朴实里,已经融入了爱与亲情,那种独一无二的味道,是根植进骨子里的乡愁。借用此文,向所有坚守在那块土地上的、勤劳善良的人们,致敬! 再次感谢老师点睛之妙笔!让大家清楚地认识了“地软”这种独特的食材,更让家乡的味道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编辑:高杰】【新长城编辑部精品推荐171022第5585号

【长城系统】洋芋包儿,难以割舍的情怀


文/雪湖映月

陇东的黄土地里盛产洋芋,这些质地细致、皮薄脆嫩,色泽或红或黄的“金疙瘩”,无论你是炒、煮、煎、炸,还是深加工成柔韧爽滑的粉条,都能成为餐桌上一道靓丽的佳肴。县城的大街小巷,处处蒸笼高架,香气四溢,洋芋包儿,俨已成为梯田王国——庄浪县!不可或缺、独有的味道。不论你是在一中侧门的“三妹”包子店,或者是在武装部隔壁的“进谦”包子店,总能看到排着长龙一般等候的队伍,打包带走或是进店品尝。宁静的小城,在一笼又一笼热气腾腾的洋芋包中喧闹开来!

盘膝坐在暖烘烘的土炕上,一钵蒜泥,一碗儿油泼辣子醋水汁、一碟儿腌萝卜丝、一老碗酸拌汤。小小的炕桌已经放不下娘做的洋芋包儿了,娘只好把小搪瓷盆揽在怀里,生怕父亲会抢她的金元宝似的!我吃一个,娘就递给我一个,一个还憋在嘴里,她又往我手里塞一个。娘的脸上始终漾溢着花儿一样的笑容,我咬动包子的时候,娘的嘴唇也跟着我吃的节奏在动,包子香在我的心里,幸福却驻留在娘的脸上。

天下的美味,莫过于娘亲的味道!每每天气寒冷之时,情不自禁地想起娘做的洋芋包儿。温暖的回忆,总是停泊在那一个个松软可口的包子里,不愿醒来。

娘的腿有严重的关节炎,瘦而小的个头,双手尽力端一大盆拌匀老酵母的面团,一拐一晃从厨房搬到上房廊檐下。由于上房修的地势较高,便多出三个踏步台阶。娘先是把面盆放在台子边上,然后走上台阶,重新端起面盆。在她弯腰,端起面盆的那一刻,脸颊两侧胀的通红,清晰地听到她喉咙里“啃、啃”的换气声。她把面盆放到靠近炕眼门的地方,捂上棉被。娘说:“要想发面快、发好面,就得盖严实,放在发热的地方才最好”。

娘让我剥蒜,干些打下手的事儿。蒜泥捣好了,娘会在上面淋上几滴熟胡麻油,加一小勺温盐水,先让蒜泥养养味儿,接下来才准备包子馅。

娘把打完皮洗净的洋芋先切片,再切条,然后切成指甲盖大小的颗粒,丢在凉水盆里沉淀,再如此将老豆腐、胡萝卜、切成小丁。手工粉条是不可少的,将粉条抛进开水中化软,沥干水分,然后切成指节长短,码在盆里。最提味的食材地软来了,娘总是要清洗好几遍,亲口尝试,没有泥腥味了,才可以倒在粉条上。看到娘在冷水中洗地软时冻得通红的双手,于心难忍!每到这个时候,娘总会支开我,叫我剥红葱、拣蒜苗这些小活,她说:“娃娃是嫩骨头,惊不得凉水的”。

大盆里黑地软、红萝卜、青粉条、雪豆腐、绿蒜苗、白洋芋,在娘双手交替的翻动下,色彩斑斓的呈现在眼前了,就单独以包子馅来说,已经十分诱人的了,可是娘却说:“最重要的是烧葱油!铁锅烘干,不能有半点水份,舀上两大勺菜籽油,将整根红葱放进油中,灶火不可太大,也不能太小。火大了,油温高,葱油容易糊;火小了,油温低,炼不出红葱的香味,要将火烧的恰好,才能够炼出正宗的葱油”。娘一边搅动油锅,一边添减柴火,果然,油锅里青烟徐徐、葱香扑鼻。搬过馅盆,撒上五香调料,食盐围圈,蒜渣少许,最后掬一捧辣椒面放在馅料上。葱油浇在辣面上,红艳艳的油水伴随着“吱吱咿咿”的响声溢出来,顷刻间,满屋呛人的香气直涌,我受不了辣呛味,急忙逃去院子里打喷嚏,就连院子里,也弥漫着浓烈的纯香味道。

娘揉面、分量、擀皮、旋包、上笼,一气呵成,整个过程,在她做来,那样的熟练而又恰到好处。每个包子,在她手中,一转一卷,那么巧妙,那么听话。

“奶奶,你做的包子可好吃了,比城里饭馆里买的还好吃!”

“你爸爸很懂事,就是吃我做的包子长大的,你也要听奶奶的话啊!”

“爸爸为什么那么懂事呢?”

“因为奶奶做的包子有秘诀啊!你看每个包子不多不少都是七个皱锁口,你知道为什么会有七个皱才能包住一个包子吗?”

“不知道”

“因为啊!第一道皱,卷的是奶奶的祝福,祝福我的儿子健康地成长;第二道皱,卷的是我的希望,希望我的儿子快乐地生活;第三道皱,卷的是感恩,让我的儿子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生命;第四……”

隔着粗布门帘,听着祖孙俩的对话,是多么地温馨!多么地祥和啊!好想把这种暖绵绵的情景定格在斜阳的温柔里。

是啊!吃了这么多年娘做的包子,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会是那么好吃,原来有这七道皱啊!我手举半个包子停在嘴边,想的入神,没有觉察到娘已经走到我的面前。娘一脸茫然地端详着我:“你怎么淌眼泪了,是不是娘今儿个放的辣面太多了,唉,老了,不中用了”,我连忙说:“不是的,娘!是我蘸了太多的蒜泥辣成这样了!”我急忙背过身去,指缝里正流着滚烫的热泪,刚好湿了脚下的半块红砖。

=====================================

新长城网欢迎你

http://www.xccwx.com/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