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长城】怀念我亲爱的知青二妹

作者:春之旷野   创建时间:2017-01-13 00:00   阅读量:11190   推荐数:0   总鲜花数:0赠送列表   字数:1964

 

【编者按】作者通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回顾了心中的二妹,豁达开朗明理,乐观积极上进,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愿服输,积极融入“上山下乡”,真是“战天斗地”,同时与生活和命运做着艰苦卓绝的抗争。自愿送知识,传文化。为事业,克服困难,呕心沥血,最终积劳成疾。尽管忍痛割爱,离开了三尺讲台,但她一如既往地心系农村的孩子,在病中,渴望自己能够重新站起来,继续把爱播撒,她在憧憬中走完了自己仅存的时光。正如作者文末所写:“二妹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她热爱的农村,献给了甘洒热血的那个年代,和全国1600多万知青一样,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青春图腾”。她用毕生的精力,书写了一个不悔的人字,为她不屈不挠的执着与热忱点赞!文章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过渡自然;文笔流畅,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推荐共赏!【编辑:高杰】【新长城编辑部精品推荐170113第4035号】 

              怀念我亲爱的知青二妹  

 作 者:春之旷野  

在鄂北一片旷野地,静静地躺着我的二妹,她是1969年从武汉下乡的知青。那年,我家同时要下乡五个弟妹,父母一时难以承受。二妹身子泼辣、为人勤快,全家从没买过煤,全是她捡的。按当时政策可以留城一人,母亲希望她留在身边。可二妹说:“要就留大,可以照顾父母;要就留小,可以安慰父母,怎么也轮不到我呵。”“好在自己下乡的地方不远,可以随时回来看望父母……”临行那几天,姐弟几人哪里都没去,都围在母亲身边……首先走的是大妹,接着是小妹、二弟、大弟,分别下到湖北随县、枣阳、潜江、孝感。二妹最后走,母亲不住地、无声地流着泪,二妹却始终笑着安慰母亲,直到火车启动加速后,才流下了忍无可忍的泪水……

二妹下乡的地方是个不太富裕的地方,尤其缺柴烧。二妹插队后种过田、和男人一样挑秧头、挑草头(成把成担的秧苗和收割成捆的水稻);栽过茶,和知青们一起开荒育苗、栽茶采茶;养过鸡、《湖北日报》还专门刊发过她精心饲养良种鸡的照片……二妹不满足简单的农作,她有更高的思想。看到缺少文化的乡亲和10多岁还没读过书、有的甚至还光着屁股却不知害羞的孩子,她自告奋勇当了生产队的民办教师,决心帮助那里的人们从小学起,走出贫困。为此,她毅然决然放过了一批又一批知青返城机会。直到地区师专到那里招生,她又毅然决然报考了师专。毕业后,仍雄心勃勃地回到了那个让她无比眷恋的小镇学校。“姑娘伢,菜仔命。”从此,她再也没有回到武汉,这在当地下乡的武汉知青中是绝无仅有的。

为了执著的教育事业,二妹以坚韧的意志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当时,教师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二妹则全身心地和同在一校的当地教师丈夫自办校印刷厂,支撑一家五口人的生活费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同时还要买米、买菜,洗菜、为印刷工人做饭……终日像个机器人不停地转!生活的艰辛和困苦,终日的劳累和奔波,我的二妹、这个当年下乡的武汉女知青,终于积劳成疾:肾炎、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病缠身,才30出头的时候,看上去竟似50了!

印刷厂成了她全家的经济来源。可正当孩子上学、大人看病全指望这个印刷厂时,来自各方的困扰、压力接踵而至,不得不被迫倒闭。学校工资又不能按时发放,万般无奈,两口子又尝试养鳖。于是,借钱、贷款、租农田、挖鳖池、买鳖苗、购饲料……就这样,年复一年,她完全病倒了,不得不彻底告别了钟爱的讲台……

告别讲台是她心中无奈的痛。她实在割舍不了对山村孩子的眷恋,于是再三劝说她的女儿报考地区师范,将自己几十年任教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她。2000年,湖北省教育厅组织优秀教师巡讲,不负母望的女儿取得了巡讲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二妹绽放了欣慰的笑……

后来,市场疲软,鳖价倒山似的下垮,年年入不抵出。“左肩换右肩,给别人赚利钱。”白天,二妹凝望着水里的鳖们发呆;夜晚,惊醒着耳朵防偷,那可是全家的生命线呵……就这样,二妹的身子愈加憔悴。但她仍然心不甘、情不愿。在鳖池的一扇小柴扉上,她贴着这样一副对联,抒发她时时盼望柳暗花明,时时等待重返讲台的强烈心愿:

几度风雨几度沧桑满怀雄心实无奈 何时遂愿何时开怀一腔热血终身涌  

凝视这副对联,想着二妹的身世,我伤心不已,揪心不止,禁不住泪眼婆娑……

那年春节,我们兄妹七人好不容易在武汉团圆,三代同堂,欢声笑语。突然,二妹六岁的女儿睁大眼睛问我母亲:“家家:怎么这些人都在武汉,就我妈妈一个人在乡里啊?”一句话,把两鬓斑白的老母亲问得泪如雨下,该怎么给孩子说清这一切呢?

就在我担心二妹还能支撑多久的时候,她的热血终于喷涌殆尽。2011年春节前,她永远闭上了实在不愿意闭的眼睛……在她的房间,我们兄妹几人肝肠寸断:没有看到当代人卧室里应有的陈设,只有当年成亲时,父亲亲手为她制作的一只大衣柜和两只小木箱,上面写着她心中的誓言:“战天斗地”“上山下乡”。

二妹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她热爱的农村,献给了甘洒热血的那个年代,和全国1600多万知青一样,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青春图腾。

2014-3-22  

=====================================

新长城网欢迎你

http://www.xccwx.com/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