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又是一年饺子香

作者:高二高   创建时间:2023-08-22 14:13   阅读量:48943   推荐数:7   总鲜花数:18赠送列表   字数:3148

又是一年饺子香

作者:高二高



    所有人都喜欢吃饺子,我也不例外,因为,饺子和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怀。


    谈到饺子,又想起了我的童年,香喷喷的饺子那是我童年的盼望,现在的好生活过去想都不敢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吃饺子不再是家乡人的奢望。


    那时,随着年味越来越浓,新年来临。家乡人总要吃饺子,更喜欢包饺子,大家都为包饺子时那种热闹和其乐融融的气氛痴迷。一家人有说有笑团圆在一起,剁馅、擀皮、包馅,不一会儿功夫,一只只小肚溜圆、人见人爱的饺子整齐排列在高粱梃箅子上。特别是大锅煮饺子,伴着鼓当当的风箱声,饺子在沸腾的水里上下滚动,让人从内心涌出一种温馨。


    70多年前。奶奶走进了我们家。那时,老爷爷是天津恒德同布行的大掌柜。奶奶是她们兄妹几个中最小的,也是几个姐妹中嫁的最好的。


    奶奶的二姐,自小腿有残疾,在爹娘包办下,嫁给了一家庭困难的后生,而且年长她好几岁。老姨入了洞房,见老姨父背一锅(驼背),伤心的哭了一晚上。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老姨认命了。


    老姨的婆婆待儿媳很是苛刻。老姨常常吃不饱饭,时常半夜饥饿难耐,起来喝凉水充饥。奶奶心疼老姨,隔三差五为老姨送些好吃的。奶奶一走,老姨的婆婆就让老姨夫把好吃的全部拿走了。


    那年过年,奶奶徒步奔波20里地,为老姨送去两碗饺子。奶奶刚走,老姨还没闻够香喷喷的饺子味,就成了老姨婆婆的口中餐。老姨夫不知道疼爱老姨。


    那是后来老姨告诉奶奶的,姐妹俩相拥哭泣。奶奶真是命好,攀上了上好人家。曾遭受过裹脚的奶奶,时常为老姨送饭一路奔波劳累,落下了脚疾,走起路来步履蹒跚。


    战争的结束,我们家也过上了和常人家一样的生活。家庭沦落,老爷爷客死天津。


    生育的机器老姨终因难产,生第6个孩子的时候,命丧黄泉路。


    6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那年,娘出生了。在娘7天的时候,娘的娘死了。娘的奶奶为养活娘,为娘找了奶娘。娘在娘的奶娘养育下长大成人。


    娘3岁那年,娘的奶奶让姥爷把娘接回了家。娘的奶奶已为姥爷续娶上了娘的后娘,又有了一女儿。


    那年过年,娘的后娘让娘吃了块儿玉米白面馍馍,娘高兴地落下了泪,不住的喊着娘。娘在吃馍馍的时候,透过锅台和风箱的缝隙,发现了饺子。娘趁后娘不注意的时候,捡起沾满灰尘的饺子填进嘴里,慢慢地嚼着,很香。


    娘悄悄地告诉娘的奶奶,她吃饺子了,可好吃了。娘的奶奶知道了娘吃的饺子来处,落下了泪。娘的奶奶把娘的爹叫到了身边,告诉娘的爹和娘的后娘,从今以后,让娘和她一块儿住一块儿吃饭。那天,娘终于吃上了饺子。


    随着日子的飘过,娘的奶奶家也不再好过。娘的奶奶家一家人过年也不容易再吃上饺子。


    40多年前。好在爷爷在公家当差,再加上祖上的家底。和常人家比,过年时我们家还能够吃上饺子。那年娘坐着爷爷给爹买的新红双喜自行车,车把上扎着一大红花,俩人羞答答地走进了我们家。娘和爹吃了让人流口水的见面饺子,成了一家人。后来,村里唯一的“红双喜”,为村里的后生迎进了数个新娘。娘喜欢帮衬邻里,和这些新娘子成了好姐妹。


    两年后,娘的奶奶去世了。娘的奶奶去世前,娘为娘的奶奶包了几个饺子,娘的奶奶吃了娘包的饺子,笑的很甜,为娘找到通情达理的婆家高兴。


    文革期间,爷爷52岁那年冬天。我刚刚出生八个月,爷爷看着我很是高兴。每天爷爷乐的合不拢嘴,见人就说:“俺有孙子了又白又胖。”奶奶说爷爷:“你可是头辈子有孙子,看把你喜得。”再后来,爷爷把我或抱着或放到脖子上让我骑大马,时常把我的小手含在嘴里,对我疼爱呵护备至,看见我一切烦心事都没了。


    七十年代初,正处于大集体大锅饭时期,村里家家户户过的日子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高粱玉米面窝头糊糊粥填饱肚皮就不错了。当时爹在公社当通讯员,和粮站不断往来。在爷爷生日前,爹找粮站主任说了很多好话,买了三斤细粮面粉,从供销社肉食店找人买了一斤猪肉。


    爹欣喜地把三斤面粉和肉给了奶奶,说给爷爷好好过一次生日。聪明的奶奶要娘用一个盆拌了一点儿高粱面,一个盆拌了一点白面,剩下一点面留着再吃一顿。奶奶和娘用白面为爷爷包了两碗纯白面的饺子。她们又用高粱面做皮,包起馅后,在外面又包了一层薄薄的白面皮。看起来这两样饺子表面是没有差别的,但吃起来大有不同。


    饺子出锅的时候,我因为饿哭了起来。娘忙着给我喂奶,奶奶忙着煮饺子。西屋传来奶奶的骂声和叮叮当当的声音。大家一起跑出屋,看看咋回事。原来,奶奶去北屋拿碗准备捞饺子的时候,猪从猪圈里跑了出来。猪也许闻到了饺子的芳香,也想吃饺子。它冲进厨房,用沾满人屎的下巴把锅给拱了。好在奶奶及时赶到,锅没有拱翻,可是锅里留下了脏兮兮的粪汤。奶奶用水勺把边上的脏物舀了出来,解了一下疑心病,把饺子盛到了碗里。一家人为爷爷过了一个很不开心的生日。过了俩月,也就是在那年的旧历年底,爷爷去世了。


    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大江南北。78年,全国实行了包产到户,家家有了自留地。80年,我们村把土地都承包到户,家乡人不再为吃白面馍馍伤神。小妹的出生,为我家带来了喜庆。我家收获了2000斤麦子。从那以后,我家不再为吃喝发愁,白面成了家庭便饭。


    麦收后,娘为了让家人高兴,去磨面房磨来了白面,为我们包了一顿肉饺子。在饺子快要出锅的时候,我和弟弟围在锅台边,闻着饺子的香味,不愿离去。奶奶看着我们说:“从今往后让你们天天吃饺子,让你们不再馋”。


    “家里有人吗?”屋外传来了一外地女人的声音。奶奶端着饺子从做饭屋走出来,一要饭的中年女子领着俩孩子站在院子里。娘给了她两个馒头和两个玉米饼子。


    两个孩子哭闹着要吃饺子。奶奶不忍心俩可怜的孩子哭闹,把饺子倒进要饭的盆子里。我和弟弟不干了。我们久盼的饺子竟然进了他们的盆子里。要饭的女子,感激地向奶奶磕头言谢。那天中午,我们一家人只能尝鲜而已。


    奶奶把我和弟弟揽进怀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饭送给饥人,有话送给知人”。我们朦朦胧胧的知道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今天的好日子。蛇年即将离去,马年即将到来。党和国家的支农、惠农好政策,让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丰盈,五谷杂粮四季蔬菜水果齐全,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生活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只是孩子们大声朗读的一种声音。向他们讲述过去的事情,在他们心里那是大人糊弄人。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啥喝啥,饺子不再让人愁断肠。饺子的样子,馅儿的调料更是千奇百怪,这才叫吃的好喝的好。酒友们更是赛过神仙,美其名曰:“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们家四世同堂过着平淡温馨的幸福生活。昨日的黑发渐渐的变成了白发,额角的皱纹悄悄地送走了青春。四年前,耄耋之年的奶奶永远离开了我们。她看到了孙子孙女们成家立业平安幸福的生活,安心的去了。孩子们一个个如变戏法一样,从哇哇待补的婴儿长成大人。时间一去不返,昨日的记忆犹新却不再有。活着的人为唤起故人的记忆,那就是亲人祭日时,在坟头烧几张黄烧纸,向这些亲人们念叨念叨家里的人和事,道一声平安。在坟头撒几个饺子,告诉他们过年了。


    窗外的鞭炮声迎来了新的一年。又是一年饺子香,飘拂着幽香的饺子,告诉人们吃了饺子,又要长一岁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饺子,多少亲情、多少温馨包容其中,平平淡淡中蕴育着美满、甜蜜和幸福。你闻到饺子香味了吗,饺子好吃。物非人非,人生如梦,梦里梦外,饺子飘香。


【编者按】饺子这种食物在现代人眼里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也就是这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物勾起作者对几代人的回忆。七十多年前,也就是奶奶嫁给爷爷的那个年代,奶奶在姊妹当中算是嫁了个最好的人家。那时候,老姨和饺子之间有过令人心痛的故事。六十多年前,娘出生了。七十年代初,爹与娘的日子和饺子也有过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三十多年前,改革春风席卷了大江南北,饺子似乎也在改革的浪潮中翻滚着,人们的日子好过了,不再为吃一顿饺子发愁。每到过年时,作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过着“饺子就酒越喝越有”的日子。可是,只能在亲人祭日那天,为他们钱几张纸,再在坟头扔几个饺子,告诉他们“过年了!”全文以“饺子”这种食物作为主线,被作者牢牢抓住,道出了几代人的生活,同时记录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从低到高的全过程。不错。【编辑:想飞的企鹅】【推荐号:202302161702】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4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