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远去的袅袅炊烟

作者:高二高   创建时间:2021-02-27 09:45   阅读量:22069   推荐数:1   总鲜花数:0赠送列表   字数:2128



远去的袅袅炊烟

作者:高二高


  我出生在农村,长在乡下,吃的农家饭,睡的农家屋,过的农家日子,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钟情于农家日子,享受着农家烟火。耐人寻味的农家烟火来自于农家的柴火饭。我对香甜可口“柴火饭”的最美理解就是“袅袅炊烟”。

上学了,读书了,我对炊烟更有了不能割舍的感情,有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有家;有炊烟燃起的地方,那是我心灵的归宿。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在外求学还是在外上班,每当回家的时候,看到家里飘浮的炊烟,心里才感到安逸,才感知到回家真好。田园居士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中一首诗对炊烟的描述:“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东晋的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躬耕田园。陶渊明的诗主要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远远近近的村舍依稀可见,村庄上空飘荡起一波波淡蓝色的炊烟。炊烟缥缈飘浮而过,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地栽种在屋前;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深深的街巷中不时传来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诗令我百读不厌百品不烦,因为他的诗有着家的归宿感,有着家的温馨,有着对家的依恋。

“鼓当当、鼓当当”,母亲做饭拉风箱奏起的农家“交响乐”,长年累月,屋内被烟熏火燎得乌黑,乌黑乌黑的屋梁,乌黑乌黑的墙,墙壁上屋梁上挂满了灰絮。冬日暖烘烘的土坯炕,炊烟唱着“九曲十八弯”经过土炕的烟道,然后通过屋顶的烟囱飘浮到空气中。各家各户都会在房屋的角落里垒砌灶台,这灶台就是产生“袅袅炊烟”的地方。农民本是过的农家日子,生活的来源就是种地的收获。乡亲们土里刨食,日起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每天劳碌在田间地头,为了一日三餐,从春到夏,从秋到冬,终年在那片黄土地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为了不至于揭不开锅,简朴的日子催白了母亲满头黑发,累弯了苗条的腰肢,憔悴了美丽的面容。

村庄是一脉相承的老少爷们生活的地方。那里曾是儿时的玩伴儿捉迷藏、爬树捉鸟儿的地方,儿时的伙伴儿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落日熔金,晚霞满天,暮色里升腾而起的炊烟最令远行之人牵挂迷恋,仿佛远远听见爹娘唤儿吃饭的悠悠长调,抓一把缥缈的炊烟,随即闻得出粥食的滑爽、大锅菜的醇香以及甜山药、嫩豆腐、红烧肉诱人的芳香。

童年时代的日子很简单,想法很单纯,也很清淡,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长大。炊烟缥缈的地方那是家的符号,母爱的象征,是温馨幸福的归宿,更是清苦日子里的平淡与知足。那时各家各户的日子基本是一样的,都是考虑的“土里刨食”咋填饱全家人的肚子。自懂事起,农业粮和商品粮共存的时代,农家人羡慕渴求商品粮。高考让农家孩子看到了吃“皇粮”的希望,大人督促着孩子好好学习,跳出农村,考上大学才能享受到凭票购买的优厚待遇,才能享受到吃细粮多于吃粗粮的好日子。细粮是白面馒头,更有一年吃不到几次饺子。香喷喷的肉饺子只能是梦中的“美味”。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袅袅炊烟”通过厨房的烟囱飘逸出的香味,馋嘴的孩子流着哈喇子,分辨着佳肴美味。在炊烟缥缈的胡同口,母亲喊上一声:“石头,回家吃饭了。”母亲那拖着长音的呼唤声,传遍了村子的角角落落。然后,儿子快速奔跑着,冲进厨房,趴在锅台上,等待着母亲做好的美食。

陆游的《春日杂题》“炊烟出茆屋,碓声隔柴门。”低矮的茅屋里飘荡出暖暖的炊烟,听得见柴门外舂米的碓声,仿佛一瞬间心被打动了。每到吃饭的点,母亲在厨房里总会传来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交响曲,那是过日子的旋律,那是传递家人幸福的佳音。

诱人的柴火饭,是农家人的一日三餐的必需。柴草是农家人必备的燃料,麦收时节,家家户户留足的是麦秸和麦茬,这是生火的最佳材料。秋收时节,玉米秸和玉米茬子、棉花柴、豆科秸都是生火的好燃料。每年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会把这些柴草经过日光的暴晒,然后堆积成垛和溜墙根排列成堆,储备起来生火取暖。那时候靠煤生火做饭,农家人对于常年“生煤火”那是一种奢求,物资局下的煤建公司,那是农家人可望而不可求的好职业。每年过冬时节,谁家要是能够取到“煤火”,那在农村可是上等好户,准有在外吃“商品粮”的。

在外求学,暂住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看不到炊烟升起的地方,心里总觉孤寂无聊。那些日子里,炊烟成了儿子的依托,成了牵动母子之心的风筝线,线的一头是娘,线那头的儿就是在外漂浮的风筝,那头总是牵在母亲手里。无论是外面的精彩世界,还是外面的山珍海味,思乡的牵挂总是装在心里,因为炊烟升起的地方,才觉得心里安逸。家里有母亲对儿的等待,对儿的牵挂。无论走多远,还是想着,踏进那间老屋,娘就会点燃柴火,升起炊烟。

南宋·陆游《九月晦日作》:“炊烟漠漠衡门寂,寒日昏昏倦鸟还。”如今,缭绕千年的炊烟在现代文明中渐渐稀少,一个个古朴的村庄在城镇化的汹涌浪潮中也行将陷落。故土难离,我过着两栖的生活。在城里工作,住在村里。工作之余,种着几亩薄田,享受着田园生活的美味。为了保护环境防止雾霾的发生,天然气进入了农家,炊烟渐渐退出了农家的生活,天然气壁挂炉等采暖炉代替了煤火取暖,环境清洁卫生了,然缺少淡蓝色的炊烟,也就少了许多草木味、烟火气、人间情,我们只有在古诗词描绘的炊烟中,追忆旧时光,品味乡土情。


【编者按】袅袅炊烟,儿时挥之不去的记忆。一份乡愁,一份乡情,一份记忆,都镌刻在字里行间,深情款款,情深意切。行文流畅,语言朴素,生动,尤其能触动同龄人的心弦。耐人寻味。欣赏佳作,问好作者。【编辑:古井晓月】【推荐号:202103010961】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1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