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八仙别传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第2章《张果老》

作者:白云飞  发布时间:2025-10-16 19:49  字数:2665  总鲜花数:0赠送列表

二 


 开元天子好神仙,蝙蝙飞来玉殿前。
  一自罗公推甲子,纸驴踏破太行颠。
  此是明代顺德府知府李京,为张果老山题的诗。
  张果老者,邢台广宗人氏,好云游四方,敲打着渔鼓简板,在民间传唱道情,多是劝化世人之词。常自称是帝尧时代的侍中,到唐初已活了三千多岁。他出入常乘一匹白驴,每倒骑之,日行万里,休息时,便把这驴像纸一样折叠起来,置于巾箱中,乘则以水喷之,便又成了真驴。  渔鼓者,又叫做道通、竹琴,是用竹筒做的,最早相传是一头用鱼鳔蒙住的,所以叫渔鼓,但是现在多用猪皮、羊皮蒙住,简板,又叫简子,用竹片制成,两支为一副,以简板击渔鼓演奏,又合起来也叫做渔鼓。
  明皇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乐部伎子弟三百,训练乐器演奏,分为坐部、立部、小部和男部、女部。坐部多为优秀演员,乐工坐在堂上演奏,舞者大抵为三到十二人不等,舞姿文雅,用丝竹细乐伴奏。立部是一般演员,乐工立在堂下演奏,舞者六十人到八十人不等,舞姿雄壮威武,伴奏的乐器有鼓和金钲等,音量宏大。小部为儿童演出队。此外,还设有舞部,他又分为文舞和健舞。分门别类各教于梨园,明皇自任为梨园的崔公,又在崔公以下设编辑和乐营将两套人马。以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
  以太常博士贺季真,翰林学士李青莲等有名文人充之编辑,编写上演的节目。以雷海青、公孙大娘、李龟年、李谟、马仙期、贺怀智、黄幡绰等人担任乐营将的职务,分教不同的技艺。又演习时声有误者,明皇发觉以后亲自教习以正之,人谓之老郎。
  其中张野狐与蓝采和最著,张野狐善弄参军戏,又擅长吹觱篥和弹奏箜篌,安荦山作乱,曾同明皇入蜀,并一同返回京城,途中为明皇制《雨霖铃》和《还京乐》二曲。蓝采和善拍板高歌,渔阳变后,流落于关中一带。
  闻张果老知音律,善道情,有道术。近来隐居在中条山。便派使臣通士舍人裴晤去中条山请他以充梨园。裴晤见张果老齿落发白,很不起眼,有点看不起他。张果老见状,登时就来了个气绝身死,吓得裴晤赶紧哀哀相求,张果老这才苏醒过来,但仍不肯进宫。明皇闻奏后,认为裴晤办事不中用,又命中书舍人徐峤带玺书相请。  张果老见于明皇,明皇见到张果老老态龙钟。就问:“先生是得道之人,为何发疏齿落,老态龙钟?”张果老道:“衰朽之岁,也没有什么道术可依凭,所以才变成这个样子,实在令人羞愧。不过今天如果把这些疏发残齿拔去,不就可以长出新的出来吗?”于是便在殿前拔去鬓发,击落牙齿,明皇有点害怕,忙叫人扶张果老去休息。一会儿张果老回殿,果然容颜一新,青鬓皓齿。明皇惊异于其术,乃求教返老还童的秘诀,但被张果老拒绝了。
  明皇并未持难于张果老,仍令其教习于梨园,为魁伶,即乐营将。
  有一次,明皇去打猎,捕获一头大鹿,此鹿与寻常的鹿相比,稍有差异。厨师刚要开刀宰鹿,张果老看见了,就连忙阻止,道:“这是仙鹿,已经有一千多岁了,当初汉武帝狩猎时,我曾跟随其后,汉武帝虽然捕获了此鹿,但后来把它放生了。”明皇道:“天下之大,鹿多的是,时迁境异,你怎么知道他就是你说的那头鹿呢?”张果老道:“汉武帝放生时,用铜牌在它左角做了标志。”于是明皇命人查检。果然有一个二寸大小的铜牌,只是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明皇又问:“汉武帝狩猎是哪年?已经有多少年了?”张果老道:“至今有八百五十二年了。”明皇命人核对,果然无误。
  或有鬼谷子者,号太虚上人,读《周书》时训篇,见“夏至之日,鹿角解。”而疑明皇获汉武放生之鹿,笑而不语。而后人信之者众,有子以其岁证张果寿夭,宁不知可笑乎?
  明皇十分佩服张果老,疑其有长生不老之术,乃授他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时玉真公主好道。玉真公主者,明皇之妹,常出入于梨园中,得识李青莲、张果老等人。明皇以玉真公主好道就想把她赐婚给张果老。不料,张果老却坚持不受,还唱道:“娶妇得公主,十地升公府。人以为可喜,我以为可惧。”唱完大笑不止,然后倒骑驴背走了。明皇见状令人逐之,已不见踪迹,忽然有歌声传来,似乎在渺杳云天外。歌曰:
  修成金骨炼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
  野草漫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
  风摇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
  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
  单说张果老逃出京城,想了想,打算回老家看看,但不敢渡灞水东去,因大道人多,恐遇明皇派出的不良人。遂一路东北行去,渡龙门逆汾水而上,然后东出井陉口。昔日周穆王东巡狩猎时,来到此地,看到四方高,而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名“井陉”。汉时韩信与张耳曾东下井陉击赵,而扬名。即是此地。
  这一日张果老行至赵州地界,这赵州城南洨河上有一石桥,原是大隋朝匠人李春所修,其工巧绝代,历经数个甲子而未见坏。
  张果老行至赵州城南洨河边,看到有差役拦着行人收过桥费,遂望着大石桥问差役道:“此桥能渡我不?不要我上去以后塌坏掉了。”众人听罢哈哈大笑,差役道:“此桥乃是鲁班一夜之间修成的,车马犀象走如无物,还驮不住你一驴?这不是笑话吗。”张果老交了过桥费,催驴上桥,还没有走上桥顶,大桥就经受不住,开始摇晃起来。差役见状,急忙制止住还要往前走的张果,大桥才转危为安。只是桥面上印下了四个毛驴的蹄印。差役见状不乐意了,以张果老损坏石桥,影响交通为由,欲治张果老的罪,并罚诸银两。张果老当场不乐意了,责问道:“石桥乃是当年李春修来方便行人交通的,而今你们竟然厚颜无耻的圈桥敛财。此桥年久失修,已岌岌可危,而你们只顾敛财数钱,有想过维修桥梁吗?枉顾黎民百姓之生命,何以为天下牧守,还厚颜无耻,枉顾事实的言讲是圣人鲁班所修,你怎么不讲是夏禹王所修呢?”差役听罢哑然道:“夏禹王不造桥,是治水的。”
  张果老道:“还知道大禹治水,你听听你们教小儿唱的什么?「赵州桥是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你们可积点德吧,别再误导下一代了。”见这边有人围观,这时一个班头过来道:“哪那么多废话,损坏官家东西,按律当罚,给我带走。”说着把张果老给拘了起来。  赵城令升坐大堂,两旁衙役水火无情棍触地,威武声起,有人带张果老上堂,赵城令一见张果老,虎胆叭的一摔,高声喝问道:“下面是何人?”张果老立在堂口也高声回道:“广宗道人张果。”赵城令一听是张果老,又复问了一句,“是否当今圣上梨园班中的张果?”张果老回道:“然也!”赵城令猛的起身,三角眼一瞪:“大胆张果,违抗皇命,大逆不道,今又损坏官物,藐视王法。先投入大牢,待日上报,以作定夺。”
  赵州刺史复报上去。不日批复下来,以张果老年老及无意之故,令从轻处之。赵城令接过批复,大笔一挥,发配沙门岛。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