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第1章《第一章》

作者:古月执忆  发布时间:2019-08-22 14:11  字数:3519  总鲜花数:10赠送列表


第一部  知青时代

 写在前面的话——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知青文学”很多的大家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也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的文章,这里我就不再一一复述。在我看来,1953年到1963年这段时间中,知识青年的组成部份主要是与回乡的高小毕业生和部分初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人本身就有在农村生活劳动的经历,农村本来就是他们的家,回到农村去不过是从学校回到原来的地方。何况那时候的这些知青大部分都在乡、镇的学校读书,在根本上,他们并没有离开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劳动环境,能真正进入城市环境的农村孩子是少之又少的,所以那个时候的回乡知识青年从狭义上说不能算做后来特指的“知识青年”。就我所知,真正的城市学生初高中毕业后成批次地下乡插队到农村的时间应该始于1964年,也就是三年自然灾害后全国经济恢复时期。

 

就“知青文学”而言,在学术界,把早期的包括回乡青年时期的部分文学作品也包括在“知青文学”的范畴,如《欧阳海之歌》,同时又界定了“知青文学”和“后知青文学”。“知青文学”主要以回乡之青和早期的知青个人的先进事迹为题材,“后知青文学”则以文化大革命期间所谓的老三届的知青群体为故事的主体,而这个时期的知青文学又以“问题文学”为主流。而这方面的代表作当然当仁不让的是叶辛的《蹉跎岁月》和《孽债》了。虽然后来有了梁晓声、史铁生等一批作家以革命的现实主义和英雄主义为主题写了不少优秀的知青文学作品,但在经历过百万知青大返城的阵痛,《今夜有暴风雪》,《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一大批的优秀的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早就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们心中:“知青群体就是问题群体”的意识,实际上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大批知青返城和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大量“问题文学”不无关联。

 

然而我固执的认为,“知青文学”和“后知青文学”不能代表真正全部意义上的“知青文学”,也正如“问题知青”不能代表所有的知青一样,“知青文学”中应该有一批真正的城市青年下乡插队后融入农村,融入农民,融入农业生产劳动的正面作品。也只有这样,整个“知青文化”才是完整的,合符历史事实的。带着这个愿望和激情,我写下了《乡土》,希望能为“知青文化”添砖加瓦,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类似于《乡土》这样的作品出现,让祖国的文学艺术更加的繁荣昌盛,更加的星光灿烂。

 

一、

西南腹地一座古朴的小城。

一大早,叮叮咚咚的鼓锣声就在小城中响起来,从学校里,从街巷中漫漫地汇聚到县政府的广场。晓峰从家里出来,看着大街小巷贴满红红绿绿的标语,看着那举着红旗一队队在街上行进的队伍和那带着大红花的人们,他满心地高兴,满心地自豪,因为他也是他们中的一个,一个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的下乡知识青年。

 

这是一九六五年九月的一天。早上起来天气晴好,霞光透过窗户射进晓峰家那小小的陋屋。母亲已经早早起来,正含着眼泪在为他打理行装。母亲很伤心,她一边用那青筋毕露的手擦拭着眼角边不断流淌的眼泪,一边缓慢地整理着晓峰的衣物、被褥;她把一件件的衣裤叠好,又一件件地打开,仔细地擦看每一颗纽扣是否钉牢,一条条线缝是否脱线。这些事,母亲早在几天前就已经一遍又一遍地做过了,但她仍然不放心,仍然生怕有疏漏。她每做一次就会淌一次眼泪,这让晓峰心里很难受,几天来他很少和母亲对话,他不知道怎么去安慰母亲,他虽然知道自己没经过母亲的同意就贸然地报名下乡插队,让母亲伤心。但他决心已下,也知道这个时候去劝说和安慰母亲都没有用,所以他就没说。眼下就要到集合的时间了,母亲仍旧不紧不慢地整理着晓峰的衣物,晓峰虽然心里发急,但也不便催促。他心中非常明白母亲不希望他离去,更怕那离去的时刻来临。下乡插队是晓峰自己的选择,他知道自己家成份不好,作为黑五类的子女,他知道不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不行的,毛主席给了他这个机会,他不想错过。他想要进步,想被人尊重,想用自己的行动为母亲挣光,更想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虽然是黑五类的子女,但是是听党的话的,是想跟党走的。本来母亲身边就晓峰一个子女,按政策,他是可以不下乡的。可是晓峰早已厌倦了那种被人歧视,被人瞧不起的日子,他想逃离,想远远地躲开,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他决然地放弃了这个留城的机会。没有征求母亲的意见,没有通知两个哥哥,也没经班主任做什么思想工作,就主动报了名。那一年他初三毕业,还不到十五岁。

 

上山下乡是毛泽东主席于1955年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文的按语中首先提出来的,毛主席说:“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哪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此后邢燕子、董加耕、侯隽等一大批优秀的知识青年先后到农村插队落户,并做出了很多优秀的事迹。 这些人的事迹激励着一茬又一茬的青年们,他们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广阔的天地去。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毛泽东主席伟大战略部署。他要用这些受过革命教育的青年去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思想阵地、经济阵地。1955年前后乃至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国农村,一直都是文化人稀缺的地方,经济落后、文化落后、思想落后、是当时农村的的现实情况。有些地方有些生产合作社选用会计,都只能从地主、富农、中农的子女中去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提出了:“农村是广阔的田地,在哪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的伟大号召,为即将开展的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同时也减轻了城市的就业压力。这个指导方针一直沿用到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1968年,老三届大批知青下乡插队的时候,毛主席的批示就改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从“大有作为,”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知识青年下乡的作用发生了更本的变化。而晓峰他们那一批下乡插队的指导思想是55年毛泽东主席的批示。

 

母亲给晓峰打整好行装后,晓峰就离开了家,离开了母亲。他想看看母亲,但他不敢回头,他知道一旦回头,他那强忍了多天的泪水就会势如破竹般狂泻不止,他就会发疯地跑回去和母亲拥抱在一起,母子会歇斯底里的痛哭在一起。他知道母亲一定就靠在门边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不禁在心里高喊:“妈!儿子对不起你……”

 

离开了母亲,离开了家,晓峰面临的是失去了所有的依靠,今后的几十年的路乃至一生都将要由自己来决定。走什么样的路,过什么样的生活,他未必知道,但他知道他心中的一腔热血都只来源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来源于“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他虽然伤感以与母亲的离别,但他此刻的心情除了悲伤,更多的是如释重负,是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他知道一旦跨出这步,他将永远地离开这个给他带来不少委屈和自卑的城市,到一个自己现在还不知道的环境中去开辟自己的新天地,所以他现在的心情犹如那湛蓝的天空,虽有小朵的白云飘过,却也总挡不住那柔和的阳光。他,对自己充满信心。

 

来到县政府门前广场。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每一个带着大红花的知青身边,都围着许多的人,多的七八个,少的两三个,唯独晓峰是没人送的。母亲本来想送,晓峰没有同意。他不想看母亲的眼泪,更不想母亲为他的离去伤心。家里的情形晓峰最清楚,虽说母亲有一份工作,可在单位她是永远抬不起头的,再怎么的勤勤恳恳,再怎么的谨小慎微,她反革命家属,右派家属的身份总是改不了的。自己的家是打上了标签的,晓峰不想因为自己的一点事,为母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希望母亲平安。

 

没人送,晓峰乐得自在。虽也羡慕人家的亲情围绕,可看着那些如生离死别的告别场面,他心中也不好受,还会引起他对母亲的愧疚。他不愿去凑这样的热闹,快快地躲到一边去。远离了不快,晓峰倒放松了许多,没事就满广场的溜达。这时的广场,除了喧天的锣鼓,飘扬的红旗,主席台上方一幅红布清晰的贴着:“热烈欢送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的大幅标语告诉人们,这里将举行一个隆重的欢送大会。主席台的左边,一排两辆披红挂绿的解放牌汽车和一辆车厢两边贴满红红绿绿标语的客车,在静静地等着他们这些即将远离故土,踏上征程的勇士们。

 

要开欢送大会,县里的领导要到场欢送他们,这是老师头一天就告诉了的。不过现实看到这样的宏大场面,晓峰仍有点受宠若惊,有点挺直了腰杆的感觉。县委领导要来欢送自己,这对于晓峰这样一个长年受人白眼的人来说,这唯一的一次尊重,就让他感激涕霖。他心想:周恩来总理说得多好: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自己的一次正确选择,就得到这样多的人的认可,连县领导这样的大官都要来送自己,下去后还真得好好地干,做出点成绩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他想着这些,第一次有了自信。抬头看看蓝蓝的天,他心胸舒畅,感觉长期压抑的心情,终于完完全全地释放了。这时的他希望所有的过程都快些结束,好让自己快快地登上征程。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